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李嘉佑《题道虔上人竹房》
题道虔上人竹房
李嘉佑
诗思禅心共竹闲,
任他流水向人间。
手持如意高窗里,
斜日沿江千万山。
【作者】
李嘉佑,字从一(《新唐书艺文志》注云:别名从一。此从《唐才子传》)赵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757年前后在世。工诗,婉丽有齐、梁风,人拟为吴均、何逊之敌。与严维、刘长卿、冷朝阳诸人友善。公元748年,擢进士第,授秘书正字。以罪谪南荒。未几,有诏量移为鄱阳宰,调江阴令。入为中台郎。上元中,出为台州刺史。大历中复为袁州刺史。嘉佑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注释】
①禅心:问禅之心,向道之心。
②任:放任。
③如意:指说法及法会之际法师所持之器具。此物原为印度古时之抓仗,梵语为阿那律,柄长三尺,形状如云,或如手形,乃搔背止痒之用。然我国及日本,又成为一般之持物,表示吉祥之意。
④斜阳:即夕阳。
【鉴赏】
诗的首句描写一位禅师因禅修,悟达自身与天地一体,同万物共圆融,房前青竹也与自己毫无隔阂,两处一般闲了。有这样的能染所染俱物的境界,自然是不在惧怕红尘俗世的污染,所以任他流水向人间。此中还有一义是佛法在人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见菩提,犹如觅兔角(六祖语),必须将出世入世融为一个方可。更何况大乘菩萨利益有情,是必须在回到人间的。此时禅师一手拿着象征玄谈妙论的如意,从窗口眺望,但见千山衬着斜阳将下,跌红了东流不息的江水。已犹如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类的伤叹。斜阳就是斜阳,落下就是落下,不能妄生分别,亦不能被心生境转迷。惟有心入寂静,才能真正欣赏到斜日沿江千万山的美妙处。
-
一杯聊为送征鞍。落叶满长安。谁料一儒冠,直推上,淮阴将坛。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且放酒肠宽,道蜀道,而今更难。? 作品赏析【注释】:
-
一杯聊为送征鞍。落叶满长安。谁料一儒冠。直推上、淮阴将坛。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且放酒肠宽。道蜀道、而今更难。
-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译文]不再知道世间还有可耻的事情。 [出典]北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注: 1.“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常用来怒斥无耻之徒。 2.
-
浅析毛泽东词《贺新郎·别友》 王玉良 贺新郎·别友 (1923)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祝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
-
《诗经》之中有很多民歌,这些民歌无不流淌着活泼泼、火辣辣、浓烈烈的情感和情愫,终于流淌出那些优美动人的句子。 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生生死死离
-
登单于台 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作者简介: 张蠙,唐代诗人。字
-
沈佺期《杂诗三首》这是一首写闺情闺怨的名诗,诗中明显地流露出反战的情绪,这是初唐连年争战的特定历史环境所产生的厌战思想的反映。不过诗中还希望能有良将出师,早日结束战争,思想内容也有积极的一面。诗人
-
题竹林寺 (唐)朱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 作者简介: 朱放,唐代诗人。襄州襄阳(即今湖北襄樊)人氏,大概生活在贞元(唐德宗年号,公元78
-
长宁公主东庄侍宴 李峤 别业临青甸,鸣銮降紫霄。 长筵鹓鹭集,仙管凤凰调。 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 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 注释: (1)长宁公主:唐中
-
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注释: ①夺:赛过。 ②侵晓:天刚亮。野庭:田野。 ③骄骢:健壮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