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虞世南《春夜》翻译赏析
春夜
虞世南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注释:
裴回,即徘徊。
①苑:畜养禽兽、种植林木的地方,多为帝王和贵族打猎游玩的风景园林。 ②侵夜:傍晚,天渐昏黑。
译文:
春天的林苑里,月自天穹缓缓移动,而竹林掩映下的厅堂在夜色中打开了。喧闹声惊起林间宿鸟,掠过林子穿飞而去,而花香则隔着春水远远地送将过来。
简析:
这首五绝是说,春日傍晚,苑囿里优美的景色,吸引了皎洁的明月不愿离去而在夜空徘徊,竹林围绕的厅堂敞开着门,宴请宾客;受惊的鸟群飞越树林,轻风隔水吹来阵阵花香。宛如一幅春夜图,有明月、飞鸟、轻风、流水、花香,烘托出春夜景色迷人。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于外界的偶然事件及瞬间美的敏感,技巧非常高明。
作者简介:
永兴文懿公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太宗敬重。贞观十二年(638年)卒,年八十一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30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
一、经 有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后代逐渐增加,至南宋变成十三经,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
-
因流派、风格、文学主张甚至个人感情而走到一起,结成文学联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文学发展不同的不同时期活跃着不同的“朋友圈”,他们成为当时文坛的一股主导力量,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
-
登单于台 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作者简介: 张蠙,唐代诗人。字
-
沈佺期《杂诗三首》这是一首写闺情闺怨的名诗,诗中明显地流露出反战的情绪,这是初唐连年争战的特定历史环境所产生的厌战思想的反映。不过诗中还希望能有良将出师,早日结束战争,思想内容也有积极的一面。诗人
-
题竹林寺 (唐)朱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 作者简介: 朱放,唐代诗人。襄州襄阳(即今湖北襄樊)人氏,大概生活在贞元(唐德宗年号,公元78
-
长宁公主东庄侍宴 李峤 别业临青甸,鸣銮降紫霄。 长筵鹓鹭集,仙管凤凰调。 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 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 注释: (1)长宁公主:唐中
-
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注释: ①夺:赛过。 ②侵晓:天刚亮。野庭:田野。 ③骄骢:健壮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