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司马懿资料介绍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
魏正始九年(248)冬,曹爽派心腹李胜出任荆州刺史,令其借辞行之机,试探称病在家的司马懿的虚实。懿诡称病重,巧妙伪装,骗过李胜,于是,曹爽放下心来,不再提防司马氏父子。而司马懿暗中正与其子中护军司马师、散骑常侍司马昭谋诛曹爽。正始十年(249)正月初六,魏帝曹芳到高平陵(今河南洛阳东南)祭扫明帝曹叡陵墓,曹爽与其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都随驾前往。司马懿乘此都城空虚的良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迫使皇太后颁令,关闭洛阳各城门,占据武库,屯兵于洛水浮桥,切断洛阳与高平陵的交通;同时派司徒高柔、太仆王观分别占据曹爽、曹羲营寨;又迫使皇太后下令免除曹爽兄弟职务,并派人游说曹爽兄弟停止反抗回城。曹爽等见大势已去,接受条件回洛阳城,被司马懿软禁。正月初十日,司马懿以阴谋反叛罪,将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下狱,以大逆不道罪斩首,并夷灭三族。从此之后,曹魏军政大权实际上全部落入司马氏集团手中。
司马懿简介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县人,出身于士族,多谋略,善权变,是魏国重臣。年少时便聪明博学,被当时名士赞为非常之器。魏国建立后,任太子中庶子,深得曹丕倚重。魏明帝即位后,他出任大将军,率军驻长安,统领雍、凉二州的军事任务,挡拒了诸葛亮的北伐。司马懿的军事才能非常杰出,可与诸葛亮匹敌。魏景初二年(238),他率军攻打辽东,杀了公孙渊。次年明帝曹叡去世,司马懿受遗诏和曹爽共同辅政。魏正始十年(249),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从此司马氏集团掌握了曹魏政权。司马懿内忌而外宽,善权变而残忍。曹操对他总有提防之心,但曹丕和司马懿交情很好,每次都极力地保全护佑他,使他最终没有被曹操杀害。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杀了曹爽全家,夷其三族,老老小小,连出嫁的姑表姐妹都不放过。司马懿死后葬在首阳山,追封为文侯,后改宣文侯;晋国建立后,追尊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又上尊号宣皇帝,陵曰高原陵,庙号晋高祖。
-
李一足,名夔,未详其家世。有母及姊与弟。貌甚癯,方瞳,微髭。生平不近妇人。好读书,尤精于《易》,旁及星历医卜之术。出常驾牛车,车中置一柜,藏所著请书,逍遥山水间。所至人争异之。 天启丁卯至大梁[1],
-
楚庄王①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②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
-
乐不思蜀 原文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
-
原文 滕王阁序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雄州雾列,俊采
-
比红儿诗(百首录一) 罗虬 薄罗轻剪越溪纹,鸦翅低从两鬓分。 料得相如偷见面,不应琴里挑文君。 赏析: 《比红儿诗》为唐代后期诗人罗虬的代表作,为组诗,共百首,体例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 魏正始九年(248)冬,曹爽派心腹李胜出任荆州刺史,令其借辞行之机,试探称病在家的司马懿的虚实。懿诡称病重,巧妙伪装,骗过李胜,于是,曹爽放下心来,不再提防司马氏父子。而司
-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战争日期在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皇帝列表记载了自魏文帝曹丕称帝,至吴国被西晋所灭的历史。 三国曹魏
-
马钧作指南车 魏青龙三年(235)八月,马钧受魏明帝曹叡之诏制作指南车。他利用差动齿轮机械构造原理,制造了一辆双轮单辕车,车上立一木人,车刚刚起动时,使木人手指南方,由于齿轮作用,不论车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