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降魏,乐不思蜀,魏废民屯,刘徽注《九章算术》
刘禅降魏,蜀汉灭亡
魏景元四年,蜀炎兴元年(263)十一月,邓艾带军从小道突至成都城下,蜀国毫无防备,刘禅出城投降,蜀汉灭亡,共历二帝43年(221-263)。当邓艾兵临成都,蜀君臣见魏军犹如天降,惊惶失措。后主刘禅召集百官商议对策,光禄大夫谯周力主投降魏国,群臣大多响应,于是后主命侍中张绍等奉玺、绶出城向邓艾投降,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极力主战,反对投降。刘谌在苦谏不听的情况下,哭倒于昭烈庙,杀死妻儿后自杀身亡。刘禅仍不为所动,又派太仆蒋显下诏令姜维投降钟会,姜维无奈暂诈降钟会,伺机而动。至此,蜀汉宣告灭亡。魏灭蜀,得蜀28万户,94万人,甲士10万多人,吏4万人,以及许多金银、锦绮彩绢、谷物等,并且从此占据长江上游,对下游的东吴威胁很大。此次伐蜀的胜利也为司马昭增加了政治资本,为其日后篡夺魏国帝位奠定了基础。
魏废民屯
魏咸熙元年(264),魏国废除民屯制度。民屯制度是曹操在汉建安元年(196),为鼓励农业生产在曹魏统治区广泛推行的一种屯田制度。民屯制度对当时中原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曹魏后期,随着屯田租率越来越高,屯田民不堪负担,民屯制度逐渐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生产。另外,由于屯田民众受到严格军事化管理,身份是很低微,朝廷甚至把他们赏给官僚贵族。这样,土地逐渐被贵族、官僚私占,从而严重地破坏了屯田制度的实施,加之经济效益日趋低下,国家从中无利可图。为此,司马昭以魏元帝曹奂名义正式下命废止民屯。废止民屯后,一方面提高农民的地位,激发他们种田的积极;另一方面鼓励原蜀国人迁居到中原,增加种田人数。
乐不思蜀
蜀国被灭后,刘禅被司马昭迁至洛阳,封为安乐公。有一天司马昭宴请刘禅,席间演出蜀地歌舞,在座的蜀国人都触景伤情,而刘禅却嬉笑自若。司马昭于是感叹道: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令全,况姜维邪!并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成语乐不思蜀即源于此。
刘徽注《九章算术》
魏景元四年(263),魏国数学家刘徽注《九章算术》,于同年成书。《九章算术》是一部成书于汉代的数学经典著作。书中系统总结了先秦至东汉初年的数学成就,其中包括平面面积、粮食交易等9类问题的解法,是我国古代《算经十书》的第一部书,但内容过于简略。刘徽为弥补这一不足,为其做了注解,写成《九章算术注》9卷。刘徽在《九章算术中》,最早提出与使用了小数概念,对割圆术计算圆周率,开方不尽,楔形体积求解等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创见。尤其是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的想法,是世界数学史上最早将初步极限的概念用于解决算学问题的例子。刘徽在书中还运用了齐同术、今有术、图验法、棋验法等多种计算方法,又利用平面图形的分割和重新组合,成功地证明了勾股定理、勾股弦以及它们的和、差的互相推求问题与开平方的方法步骤等。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 魏正始九年(248)冬,曹爽派心腹李胜出任荆州刺史,令其借辞行之机,试探称病在家的司马懿的虚实。懿诡称病重,巧妙伪装,骗过李胜,于是,曹爽放下心来,不再提防司马氏父子。而司
-
司马师专魏 魏嘉平三年(251)八月,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做了抚军大将军,领尚书事。次年正月,司马师做了大将军,从此掌握了魏国政权。在政治司马氏父子实行高压政策,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书令李丰
-
郑国在春秋时是战祸最剧的国家,而内部大族多,斗争激烈,所谓国小而逼,族大多宠。像子产初当政时,派贵族伯石去为国家办一件事,竟要求先许愿给他土地作报偿才去,子产同意,说这是要先安定大族的办法。
-
据文献记载,禹去世后,传位于益。但益的声望不及禹子启。于是,诸侯拥戴启即帝位。《史记·夏本纪》云:“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 魏正始九年(248)冬,曹爽派心腹李胜出任荆州刺史,令其借辞行之机,试探称病在家的司马懿的虚实。懿诡称病重,巧妙伪装,骗过李胜,于是,曹爽放下心来,不再提防司马氏父子。而司
-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战争日期在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皇帝列表记载了自魏文帝曹丕称帝,至吴国被西晋所灭的历史。 三国曹魏
-
马钧作指南车 魏青龙三年(235)八月,马钧受魏明帝曹叡之诏制作指南车。他利用差动齿轮机械构造原理,制造了一辆双轮单辕车,车上立一木人,车刚刚起动时,使木人手指南方,由于齿轮作用,不论车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