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捷:一个名字改变一代国运
宋太宗登基后,第一个决策就是灭掉北汉。北汉和宋朝是世仇,这个仇恨可以追溯到后周开国时期。 后来北宋取代后周,北汉和宋朝依然是敌国。
宋太祖时期,曾给北汉元首去信,说:兄弟,我们两国之间没有冤仇,还是讲和吧。北汉元首冷冷一笑:不可能,别自作多情了。
宋太祖无奈,再次写信:既然我们是仇人,你不愿意归降,那就带兵来打啊!我等着,你这么不打不降的,究竟算怎么回事?北汉元首又冷冷一笑,回信说:你以为我傻,打不赢我打啥啊?
宋太祖气得直跳脚,北汉不进攻,只有主动去进攻北汉。他领着一支能征善战之师扑过去,一顿乱捶,将北汉军队捶得鼻血长流,跑进晋阳城躲了起来。宋太祖很高兴,围住晋阳算是接近胜利,兄弟们可以放松一下。
在当时,宋朝的GDP是世界一流,军队后勤供应很及时。士兵吃饱喝足,忽然一个个抱着肚子,痛得龇牙咧嘴。估计宋军是吃坏肚子了,吃羊肉喝凉水,大多会这样。无奈,宋太祖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班师回朝。
现在,宋太宗登上了皇位,心想,这个难题,还是我来解决吧。
可太祖那么牛都铩羽而归,宋军想到这些就双腿发软,怕再次作战失败。宋太宗虽然意志坚定,内心却很忐忑。
宋军到了澶州,刚过河,有个穿着绿衣的人在路边高呼万岁,说有事上奏。绿衣在当时是县主簿的衣着。县主簿是从八品,想见皇帝,他还不够资格。于是,护卫们白着眼珠子,大喊着让他滚开。可是,那人铁了心,不见皇帝就不离开。
双方吵闹起来,惊动了宋太宗。宋太宗问怎么回事,当听说是个主簿有要事求见,心想,这一定是军国机密,很可能和攻打北汉有关!于是,他喊了声召见。很快,主簿屁颠屁颠跑来,一边磕头,一边连呼万岁。
宋太宗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那人不说话,高高送上手板。那时的手板相当于现在的名片,不过,只有当官的才有。宋太宗接过手板一看,龙颜大悦,马上下令,提升该人为将作监丞。官职是从六品,这家伙一下跳三级,从县里直接调到中央,成为皇帝身边的人。
宋太宗还高兴地说:这次出兵必胜!
出征的诸臣想,这小子一定献上了什么妙计,才使皇帝龙颜大悦。果然,宋军一路凯歌,攻下晋阳,灭掉了北汉。宋太宗更加高兴,准备乘胜攻辽,拿回被辽国侵占的燕云十六州。谁知,随之而来的,却是有宋以来的一场大败,即高梁河大败。宋军被辽军打得丢盔弃甲,宋太宗也中了一箭,坐驴车逃跑,险些血染沙场。
大家气愤不过,询问那位将作监丞究竟出了个什么馊主意。一问之下,才得知那个家伙并没出主意,仅仅凭自己的名字取得了这个官职。
他的名字,叫宋捷。
他之所以求见皇帝,就在于此。而宋太宗之所以提拔他,并断言战则必胜,也在于此。
一个人不以才能升官,凭借名字投上司所好,犹如博;领导不凭政绩,凭一个名字预言成功,是一种更大的博。其结果是,宋朝从此对辽国采取守势,不敢再进攻,导致军事上日渐衰微,最终被崛起的金国所灭。宋朝国运,就这样因宋捷的名字而改变。
-
宋仁宗时,有一个叫宋祁的官员到开封城外游赏景色,见到老农耕田,便上前作揖,打趣说道:“老丈辛苦了。看来今年您大丰收埃您觉得应该感谢老天爷眷顾呢,还是感谢皇上洪福?”老农“俯而笑
-
汉武帝刘彻折腾了半天,弄得太子刘倨家破人亡,鸡飞狗跳,皇后卫子夫和太子一系的势力被摧残得七零八落。 刘彻死之前,对修理太子似有忏悔,发表了《罪己诏》,对若干历史问题作了轻描淡写的决议,也省得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皇帝列表记载了自魏文帝曹丕称帝,至吴国被西晋所灭的历史。 三国曹魏
-
刘备称帝 221年,汉中王刘备在成都称帝。220年,曹丕称帝后,蜀中传闻汉献帝刘协已被杀害,身为宗室的刘备于是发丧制服,追尊刘协为孝愍皇帝。事后,刘备部下纷纷劝刘备即帝位,刘备没有答应。军师将军诸
-
王安石是宋朝名臣里的一个异类,性情刚毅而倔强,认死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所以人称拗相公,这样的人适合创新搞改革,一条道能走到黑。但是也有弊病,容易得罪人,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几乎把朝堂上所有的正人君子都得
-
清朝末年,在人们心中留有深刻印象的除了“老佛爷”慈禧外,恐怕就是大太监李莲英了。这位幼年家境贫寒的小太监,因为善梳新髻,加上在慈禧与八大臣夺权时立下了大功,从此一跃而成为慈禧太后最宠信的
-
据说当年朱元璋下葬后,明孝陵内每到夜里就会传出一个女人的哭声,当地老百姓说这是朱元璋老婆马皇后在哭,马皇后为什么死后不得安息还要哭着闹事? 这得从谜一般的朱元璋的死亡时间及墓葬所在地说起。现
-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出自汉代才女卓文君作品《白头吟》中的名句。 卓文君(175-121),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