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己《早梅》,孤根独回,先发望春台,失意困顿时,早春的惊喜
【作者简介】
齐己出身贫苦,幼时好学,边放牛边读书,后因能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赏识。出家后长期居于道林寺,后徙居庐山东林寺。
齐己早年热心于功名仕途,颇有雄心壮志,奈何科举失利,不被他人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的愤懑。
一年冬天大雪后,清晨出门的齐己发现深雪中开放的梅花和环绕梅花盘旋的鸟儿,回寺后,写下了《早梅》。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直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应如律,先发望春台。

【意译】
树木经寒气侵袭将折断,梅花像凝聚了暖气恢复生机。
山村野外的皑皑白雪间,昨晚一只梅花突然独自绽放。
梅花的幽香随风四溢,鸟儿循着早梅的素艳芬芳前来。
希望我和梅花明年都能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一展风采。
【赏析】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用万木凋零反衬梅花的不畏严寒,同时照应题目“早梅”。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据传作者原来写的是“数枝开”,经郑谷指点改为“一枝开”,“一枝”更见惊奇。
那为何是“昨夜”而不是“前夜”呢?说明作者昨天日间见了梅花,那时明明还未开放呀。暗中点明作者每日关心。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梅花香远益清,鸟儿发现后惊奇而来。鸟如此,人们发现梅花盛开呢?只会更加惊喜,从心底油然而生出暖意。
“明年应如律,先发望春台”,梅花早早的望春,我呢?我也是高洁又有才能的“梅花”,希望我也能在京城一展才能。
【感悟】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明写梅花,暗喻自己。
全诗紧扣诗题“早”字,梅花早早恢复生机,早早地一枝独开,早早地吸引鸟儿,明年也会再次如律早早盛开,那希望我也能“早发望春台”。
“昨夜一枝开”是大自然给作者带来的惊喜,古诗词中这样的惊喜还有很多,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实在难以事事周全,困顿愤懑长存心间。这时候大自然往往拥有治愈的力量,给干涸的心田带来一丝滋润。
失意郁闷时,看高山长川,“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你会感到心胸开阔;看晴空万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你会感到意气风发;看雪满群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会感到凡俗尽消。
行路难,多歧路,但路走完之后,就是一段充实而又丰盈的旅程。
在自己理想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也不忘记看路上的风景,生活总会给你慰藉,给你惊喜。
相对于宇宙,人类太渺小了。闲暇时和自然交朋友,亲近自然,很多负面的情绪一扫而空。
希望大家都能“先发望春台”。

-
张孝祥词鉴赏:水调歌头(云海漾空阔) 张双柱 水调歌头 为时传之寿张孝祥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斥隘尘寰。吹笛向
-
《周易》是中华上古天书,是公认的儒道两家思想的源头。也是影响中国人最大的一部经典。作为中国人,读《周易》是一种权利,也是当尽的义务。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
张孝祥词鉴赏:浣溪沙(同是瀛洲册府仙) 张双柱 浣溪沙张孝祥 中秋坐上十八客 同是瀛洲册府仙,今朝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 唤起封姨清晚暑,更将荔子荐新圆,从今
-
书生张珍与金宰相的女儿牡丹小姐幼年订婚。张珍因父母去世,只得到金府投亲。谁知金家见他贫穷,便冷眼相待,并以“金家三代不招白衣婿”为由,命张珍独居后花园碧波潭畔草庐读书,以等待时机退婚。张
-
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的“乞巧”节,妇女们这晚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虔诚地向夜空膜拜,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由于诗人的吟咏,画家的描绘,文人的铺排,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于是流传人间,缠绵绯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