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戏《樊梨花诉堂》复排
转自:蚌埠新闻网
蚌埠发布客户端讯(融媒体记者 何沛)让经典永流传,让非遗永不朽。走进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排练大厅,演职人员正在对经典剧目《樊梨花诉堂》进行紧张复排中,届时将以全新面貌与观众见面。
《樊梨花诉堂》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表演艺术家李宝琴的代表作。该剧目充分表现了樊梨花忠于爱情、以国为重、顾全大局和不计私怨的爱国主义精神及英勇善战的巾帼英雄品格。

此次安徽省泗州戏剧院将《樊梨花诉堂》重新复排,并不是简单地重现,而是进行大幅度地修排,在保持泗州戏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创新性融入了新的元素。“有很多戏种演绎过《樊梨花诉堂》,但是泗州戏表演艺术家李宝琴老师所唱的《樊梨花诉堂》最为精彩,也是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百姓们口传心唱的一部戏。”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梅花奖得主李龙斌作为剧目复排的指导专家,他表示,此次剧目的复排,将在唱的基础上加入武戏,增加了舞台的观幕感,使得这部剧目更加吸引现代年轻观众的喜爱。
近年来,安徽省泗州戏剧院对《杨八姐闯幽州》《拾棉花》等泗州戏经典剧目进行创新性复排,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同时也让优秀传统戏曲在舞台上得到保护传承和传播,为非遗项目活起来、火起来增添力量。“《樊梨花诉堂》是国家非遗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该剧目经过两个月的创排,其音乐、唱腔、舞台等都有创新,并将于4月25日与广大市民见面。”安徽省泗州戏剧院院长宫胜春表示。

-
张孝祥词鉴赏:水调歌头(云海漾空阔) 张双柱 水调歌头 为时传之寿张孝祥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斥隘尘寰。吹笛向
-
《周易》是中华上古天书,是公认的儒道两家思想的源头。也是影响中国人最大的一部经典。作为中国人,读《周易》是一种权利,也是当尽的义务。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
张孝祥词鉴赏:浣溪沙(同是瀛洲册府仙) 张双柱 浣溪沙张孝祥 中秋坐上十八客 同是瀛洲册府仙,今朝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 唤起封姨清晚暑,更将荔子荐新圆,从今
-
书生张珍与金宰相的女儿牡丹小姐幼年订婚。张珍因父母去世,只得到金府投亲。谁知金家见他贫穷,便冷眼相待,并以“金家三代不招白衣婿”为由,命张珍独居后花园碧波潭畔草庐读书,以等待时机退婚。张
-
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的“乞巧”节,妇女们这晚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虔诚地向夜空膜拜,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由于诗人的吟咏,画家的描绘,文人的铺排,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于是流传人间,缠绵绯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