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译文] 这好象即将落山的太阳,呼吸微弱,不知什么时候就要断气;命危险,连早上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晚上。
[出典] 西晋 李密 《陈情表》
注:
1、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xn),夙(s)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ng)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sho)多疾病,九岁不行(x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ng)。茕茕(qing)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i)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宠命优渥(w),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shēng)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注释】
1臣密言:开头先写明上表人的姓名,是表文的格式。当时的书信也是这样。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以:因。险衅(xiǎnxn):凶险祸患(这里指命运不好)。 夙:早时, 这里指年幼的时候。 闵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凶,不幸。指丧父。险,艰难,坎坷。衅,灾祸。
3见背:背离我,离我而去。这是死的委婉说法。见,由被动句发展而来,但这里已不再用作被动,类似结构为见谅,译为我的意思。
4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 行年,经历的年岁;夺,夺走,剥夺。母志:母亲守节之志。这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
5悯:怜悯。躬亲:亲身。
6成立 ── 自立。
7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 叔伯:叔叔、大爷;终:又;鲜:少,这里指无的意思。
8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 门衰祚薄:家门衰微,福分浅薄。祚:zu,福分。 儿息:同子息、生子。息:亲生子女。又如:息子(亲生儿子);息女(亲生女儿);息男(亲生儿子)。
9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没有什么近亲。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服丧九月为大功,服丧五月为小功。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强近,勉强算是接近的。
10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本句指:在内,就连一个可以照应家门五尺小童都没有。
11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 婴:缠绕;蓐:通褥。坐卧时铺在床椅上面的垫子。 本句:而自己的祖母刘氏,平素疾病缠身,常卧在床。
1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 逮:及,到。 奉:恭奉。 圣朝:指当时的晋朝。 沐浴清化:恭维之辞,指蒙受当朝的清平教化。
13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 察:考察。孝廉:孝顺,品纯洁;这里非指古时孝廉科职。 举:推举。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14郎中 ── 官名,尚书曹司的长官。
1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 寻:不久。 除:拜官,升职; 洗(xiǎn)马:太子冼马是辅政太子 教太子政事,文理 冼马官 官居3品。本句: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为臣晋升为洗马官职。
1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猥:鄙,谦词。微贱:卑微低贱。 东宫:太子居处,借指太子。 本句:凭我这样微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重任,即使臣的人头落地也不足以报答。 有书注此猥为顿时之意,谬误也。
17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 切峻:严厉。逋慢:怠慢不敬,不遵法令。
18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 伏惟:表示恭维地伏在地上去思忖、心想、认识,是古时下对上陈述己见时的谦敬之辞。译为通俗词语,即:在下以为、在下认为。 矜育:怜悯养育。 特为尤甚:情况尤其特殊。
19且臣少仕伪朝 ── 伪朝:蔑称,指被灭亡蜀朝承认的前朝政府。 本句:而且臣年轻时,曾在前朝就职。
20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 郎署:尚书郎的官衙。宦达:官场上发展。不矜:不看重。矜:夸耀。
21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 拔擢(zhu音浊):提拔。盘桓:犹豫不决, 希冀:期望、他想。 宠命: 恩宠任命。 优渥(w):恩惠优厚。 本句: 蒙受过分的提拔,圣命恩宠优厚,哪还敢犹豫不决,另有图谋。
2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更(gēng)相:相继,相互。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本句:祖孙两人,相依为命,所以我不能放弃祖母的侍奉而远远的离开她。
2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 乌鸟:即乌鸦;人类很看重其反哺生母之情,故有乌鸦反哺一词,喻传于民间。本句:乌鸦还有反哺的私情,我希望求得奉养祖母到最后。
24二州牧伯 ── 二州:指梁州(在今陕西省汉中地区)、益州(在今四川省)。牧:古代称州的长管。伯:长。
25矜悯:怜悯。听:这里意思为听允。庶刘侥幸:此语衍化于庶几侥幸,庶几: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保卒:确保过完。本句:愿陛下怜悯我愚诚之心,满足臣微小志向,这或许是刘氏的侥幸,得以保全终年。
26结草:典故,出自《左传》。见成语结草衔环,此不赘述。 表示死后也会像结草老人一样来报答恩情。
27不胜:怀着。胜(shēng):能承受,能承担。
3、【译文】
臣子李密 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有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直到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的人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
我想晋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伪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被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私爱,停止侍养祖母而远离。
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5、《陈情表》辞语恳切,委婉动人。表到朝廷,晋武帝看了,为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文中的一些词句如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直至今天人们还经常引用。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在任温县(今河南温县)县令时,政令严明,政绩显著,刚正见称。过去,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苛求供给,当地人民以此为患。李密到任后,中山诸王进过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争,使诸王过境不敢苛求,为百姓办了件好事。
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职,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由于朝中无人推荐,最后只做了汉中太守,一年后罢官归田。后病卒,终年六十四岁。
6、成语
1.孤苦伶仃 2.茕茕孑立 3.形影相吊 4.急于星火 5.日薄西山
6.气息奄奄 7.人命危浅 8.朝不虑夕 9.结草衔环 10.乌鸟私情
11.皇天后土
7、、《陈情表》赏析之三(丁光梅)
其一,文章的文笔委婉恳切,耐人寻味。作者在申述不能赴任的原因时不直切正题,开门见山谈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侍奉,而是从自己的身世娓娓道来,写得委婉、诚挚,其凄凉之境,催人泪下。作者在文中写到因自己命运坎坷,多灾多难,早年相继丧父失母,连遭不幸,仰靠了祖母的怜惜、抚养才得今日,而今祖母年迈,犹如西山落日已是气息短促、生命不长,家族中又无叔伯兄弟,只有我和祖母相依为命,就象幼年的我失去祖母无法活命一样,今日的祖母失去了我同样无法安度晚年。由此铺展开来,交待说明了不能从命的原因,由身世、家境到个人意愿写得顺理成章,委婉恳切,使皇上相信作者并非矜尚名节,留恋旧朝,有意抗旨,而家中情势所迫。
其二,以情编织全文,情真意切。文章自始至终以感情为主线,一切从情出发,字字真,句句切,不假雕饰,不刻意泻染,却从自然流露中释放出辛酸和无奈。中国自古奉行幼有所依、老有所终、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伦理道德,所以,在祖母需要我养老送终的时候,我不忍心离她远去;可面对君主推举重用我的以生命也难以报答的恩典,我又不能辞却重任。忠孝难两全,进退皆难,实在狼狈!国与家,官与私,时时牵绊,去留两难。
其三,寓理于情,情理交融。文章赋事、表情的同时又寓理于其中。全文诉情之语又句句是陈理之言,情理相兼、相融、相得,情以动人,理以服人。作者依小至家,大至天下,晓以大义,明以大理。于家,自幼赖祖母抚育方能,我不能知恩不报;于天下,圣明晋朝都是以孝来治理天下的,凡年老之人,都受到朝廷的怜恤和照顾,何况我祖孙又是如此孤零困苦呢?依我和祖母的年龄也是尽节效力的日子长而报答奉养的日子短啊!凡此,句句含情,又句句是理,凡深明大义之人,看后都会为其情所动,为其理所服,难怪武帝读完后会由衷地感叹:士之有名,不虚然哉!。随后罢召,遂了李密对祖母的终养之心。
其四,语言骈散相间,参差交错,有极强的感染力,写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来形容;言祖母病笃: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象、贴切,其垂危之状如在眼前。全文用散处行笔流畅,无所滞碍,用骈处工致密丽,辞气恢宏,文辞极富魅力。
《陈情表》以其简短、精练、缘由充分、针对强、意愿合理使作者在当时的困境中得以解脱,其实用价值不可磨灭;而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又使读者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实乃是古人应用文之佳作。(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4期,《谈陈情表的实与美》)
-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译文]把薄的刀刃插进去,刀刃能宽绰地转动。 [出典]《庄子》 注: 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爱护百姓,推行王道,就没有谁能够阻挡。 [出典]《孟子梁惠王上》 注: 1.【译文】一切为着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这样去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译文]怎么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房屋,为普天下的贫寒之士遮风挡雨,风雨吹不动,安稳如泰山。 [出典]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出处唐bull;韦庄《台城》原文见“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释霏霏:(雨、雪、烟、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