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词鉴赏:踏莎行(时雨初晴)
张孝祥词鉴赏:踏莎行(时雨初晴)
张双柱
踏莎行
寿黄坚叟并以送行 张孝祥
时雨初晴,诏书随至,邦人父老为君喜。十年江海始归来,祥曦殿里搀班对。 日月开明,风云感会,切须稳上平戎计。天教慈母寿无穷,看君黄发腰金贵。
南宋祝寿风气炽盛,故介寿诗词特多,崇尚清空骚雅的词人姜夔、吴文英等也皆有所作。据统计,张孝祥存寿词20余首。词题之寿,作动词用,指祝寿。此词寿友黄仁荣,字释之,号坚叟,邵武(今属福建)人,曾守永嘉(今属温州),亦能词。
开头对偶两句工整扼要,点明时事。时当黄坚叟接到诏书首赴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任职之前,事乃黄坚叟奉诏入对后仍回原职待命,其时恰值黄坚叟生日,可谓雨逢及时,天又放晴。由此引出第三句张孝祥及乡亲为其双喜同贺并为其送行。可见,该词应作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八月以前。时雨,及时雨。邦人,同乡。接下十年两句概略主人公宦海生涯,表明黄坚叟此时已是升迁。黄坚叟原任两浙转运副使,非重任,奉诏觐见皇上面试回原职待命直至绍兴三十年(1160)始知临安,乃重任。由埋没乡野壮志难酬,抑或职守各地漂泊不定,到委以重任位列朝班,充分反映出南宋文人士大夫对仕进的一种追求。张孝祥一生既追求仕进,意图报效家国,亦看惯世路,念结隐退乡野,但作为寿词,在特定时间、特殊场合所作,也就多描述的语言,多功名、富贵、长生等颂辞,故有祥曦殿里搀班对一句祝贺。祥曦殿,南宋宫殿名,在临安。《宋史乐志》:淳熙中大阅,帝自祥曦殿戎服而出。班,引申朝班,指朝庭上文武官员按次序排成的行列。
换头继续用上两句对偶,以日月、风云盛赞此时国家开明、君臣相得。《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由此又引出下片第三句劝勉之辞:切须稳上平戎计。 平戎,原谓与戎人媾和,后指对外族采取和解政策,或平定外族。这是全词关键,实乃真情吐露,深深寄托着词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注和关爱,时时期盼能匡君济民、建功立业。这一句也算是送行之际词人与之共勉。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张炎《词源杂说》)由此也可看出,南宋文人在介寿词中应酬必须客套、吟咏共同志趣的同时,也在寻机抒发忧国忧民之感,而且这也成了当时抒发情怀的基本格调。比如陆游《水龙吟》: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辛弃疾更献《美芹十论》,写下万字平戎策,纵谈抗金谋略,热切希望朝廷大举北伐。
天教二句作结,再次回到介寿词,这里同时贺颂主人公母子。前一句写黄坚叟母亲,黄母高寿,张孝祥曾作《减字木兰花黄坚叟母生日》相贺:慈闱生日,见说今年年九十。后一句写黄坚叟本人,黄发,长寿老人。腰金,古代朝官腰带,按品级镶以不同的金饰,品级高者亦以纯金制成,后因以泛指身居显要。黄坚叟这般年岁亦能升迁,更可喜可贺。结句也不忘提醒主人公,切莫忘了自己身份、地位及壮怀、远志,遇有机会应向朝廷献上自己的安邦平戎计策。
-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 【译文】时机容易失去,这时雄心就成了没用的东西了,而岁月也就即将老去凋零! 【出典】南宋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注: 1、《六州歌
-
张孝祥词鉴赏:南歌子(人物羲皇上) 张双柱 南歌子张孝祥 人物羲皇上,诗名沈谢间。漫郎元自谩为官,醉眼瞢腾只拟看湘山。 小隐真成趣,邻翁独往还。野堂梅柳尚春寒,且趁华灯
-
张孝祥词鉴赏:菩萨蛮(玉龙细点三更月) 张双柱 菩萨蛮张孝祥 玉龙细点三更月,庭花影下余残雪。寒色到书帏,有人清梦迷。墙西歌吹好,烛暖香闺校多病怯杯觞,不禁冬夜长。
-
张孝祥词鉴赏:浣溪沙(同是瀛洲册府仙) 张双柱 浣溪沙张孝祥 中秋坐上十八客 同是瀛洲册府仙,今朝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 唤起封姨清晚暑,更将荔子荐新圆,从今
-
张孝祥词鉴赏:西江月(冉冉寒生碧树) 张双柱 西江月张孝祥 重九 冉冉寒生碧树,盈盈露湿黄花。故人玉节有光华,高会仍逢戏马。世事只今如梦,此身到处为家。与君相遇更天涯
-
张孝祥词鉴赏:水调歌头(云海漾空阔) 张双柱 水调歌头 为时传之寿张孝祥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斥隘尘寰。吹笛向
-
《周易》是中华上古天书,是公认的儒道两家思想的源头。也是影响中国人最大的一部经典。作为中国人,读《周易》是一种权利,也是当尽的义务。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
张孝祥词鉴赏:浣溪沙(同是瀛洲册府仙) 张双柱 浣溪沙张孝祥 中秋坐上十八客 同是瀛洲册府仙,今朝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 唤起封姨清晚暑,更将荔子荐新圆,从今
-
书生张珍与金宰相的女儿牡丹小姐幼年订婚。张珍因父母去世,只得到金府投亲。谁知金家见他贫穷,便冷眼相待,并以“金家三代不招白衣婿”为由,命张珍独居后花园碧波潭畔草庐读书,以等待时机退婚。张
-
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的“乞巧”节,妇女们这晚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虔诚地向夜空膜拜,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由于诗人的吟咏,画家的描绘,文人的铺排,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于是流传人间,缠绵绯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