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词鉴赏:鹧鸪天(子夜封章扣紫清)
张孝祥词鉴赏:鹧鸪天(子夜封章扣紫清)
张双柱
鹧鸪天 张孝祥
上元启醮
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深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
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
乾道四年(1168)春夏,张孝祥全家在长沙。该词作于正月,系《鹧鸪天上元启醮》二首之一。词题一作上元设醮.上元,元宵节。醮,祈祷神灵的祭礼,后专指道士、和尚为禳除灾祸所设的道场。
张孝祥自进士及第之日起即满怀激情关注国事,及至乾道五年(1169)去世之前的六年中,原有的政治热情虽然基本丧失,却也时不时有所流露。通过此词开头两句就可以看出,词人设醮祈福消灾,祝南山亦瞻北阙(张孝祥另一首《鹧鸪天上元启醮》句),企盼着夜深还叩击宫门,再议抗战事,共进平戎计。子夜,夜半子时。封章,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亦称封事。紫清,原意天上,谓神仙居所,这里指翰林院,以翰林乃清贵之职,故称。五霞,道家称黄天、苍天、青天并皆空虚,有自然五霞。佩环,玉佩,一般情况下指女子,这里形容诗文韵调铿锵,亦即抗战、平戎之策论激昂宏畅。由于词人深受老庄避世思想和道教游仙之说影响,以儒家为主导的精神世界越来越神秘化和淡化了,所以,这首词不再有高论逼河汉的气势,只有清诗鸣佩环的飘逸。
上片三、四句同前两句一样,仍然是一种企盼。驿传,传舍、驿站,历代封建政府供官员往来和递送公文用的交通机构。风火,紧急,代指前线。龙鸾,龙与凤,常常比喻贤士或华美文章,这里喻作前线的捷报。烟霄,显赫处。孔翠,孔雀和翠鸟,以喻精华,这里则喻作隆重的礼仪接引。这两句对仗工整,轻快流畅,更以其飘逸表达了词人对收复失地的企盼。
过片瑶简句进一步将上元设醮推向新的企盼。瑶简,即玉简,玉质的简札或手版,一指道家的符箓,一指帝王封禅、诏诰用的文书。羽衣,以羽毛织成的衣服,常称道士或神仙所著衣为羽衣。金童,仙人的侍童。双引,分列两旁导引。唐制谓宰相入朝须举双烛引路,余官各一,故称;宋制谓学士以上有朱衣吏一人引马,至入两府则朱衣二人引马,故称。通明,开通而贤明,代指君主,这里是指君主宫邸。从这几句又可看出,词人尽管深受避世思想和游仙之说影响,却仍然念念不忘朝见君主以陈其所见。诚然,通明之己见当陈通明之君主,该词写到这里,其企盼可谓透彻通明之极。
最后一联作为全词结语,既是贺词,更是企盼,论时知心,披文入情。三湘,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古诗文中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五管,一作五筦,指今岭南地区,古以广、桂、容、邕、安南府皆隶广府都督统摄,谓之五府节度使,名岭南五管。词人曾在这些地方为官。上联写的是为官心得,为官一任,当造福四方,与民同乐。下联写的是为臣心期,祈祷江山社稷永葆太平万万年。张孝祥诗词作品皆能于写景叙事之中,流露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此设醮祈祷一词也不例外。谢尧仁称赞他的文章如大海之起涛澜,泰山之腾云气,倏散倏聚,倏明倏暗,虽千变万化,未易诘其端而寻其所穷。(《张于湖先生集序》)
-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 【译文】时机容易失去,这时雄心就成了没用的东西了,而岁月也就即将老去凋零! 【出典】南宋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注: 1、《六州歌
-
张孝祥词鉴赏:念奴娇(洞庭青草) 张双柱 念奴娇 过洞庭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
-
张孝祥词鉴赏:踏莎行(万里扁舟) 张双柱 踏莎行张孝祥 万里扁舟,五年三至,故人相见尤堪喜。山阴乘兴不须回,毗耶问疾谁为对。不药身轻,高谈心会,匆匆我又成归计。他时江海肯相寻
-
张孝祥词鉴赏:踏莎行(时雨初晴) 张双柱 踏莎行 寿黄坚叟并以送行张孝祥 时雨初晴,诏书随至,邦人父老为君喜。十年江海始归来,祥曦殿里搀班对。日月开明,风云感会,切
-
张孝祥词鉴赏:南歌子(人物羲皇上) 张双柱 南歌子张孝祥 人物羲皇上,诗名沈谢间。漫郎元自谩为官,醉眼瞢腾只拟看湘山。 小隐真成趣,邻翁独往还。野堂梅柳尚春寒,且趁华灯
-
张孝祥词鉴赏:水调歌头(云海漾空阔) 张双柱 水调歌头 为时传之寿张孝祥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斥隘尘寰。吹笛向
-
《周易》是中华上古天书,是公认的儒道两家思想的源头。也是影响中国人最大的一部经典。作为中国人,读《周易》是一种权利,也是当尽的义务。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
张孝祥词鉴赏:浣溪沙(同是瀛洲册府仙) 张双柱 浣溪沙张孝祥 中秋坐上十八客 同是瀛洲册府仙,今朝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 唤起封姨清晚暑,更将荔子荐新圆,从今
-
书生张珍与金宰相的女儿牡丹小姐幼年订婚。张珍因父母去世,只得到金府投亲。谁知金家见他贫穷,便冷眼相待,并以“金家三代不招白衣婿”为由,命张珍独居后花园碧波潭畔草庐读书,以等待时机退婚。张
-
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的“乞巧”节,妇女们这晚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虔诚地向夜空膜拜,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由于诗人的吟咏,画家的描绘,文人的铺排,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于是流传人间,缠绵绯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