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全诗翻译赏析
於潜僧绿筠轩 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注释】
①於潜:县名,在今浙江省,县南有寂照寺,寺中有绿筠轩。
②僧:名孜,字惠觉,出家于於潜县的丰国乡寂照寺。
③此君:晋王徽之酷爱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来种竹,人问其故,徽之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此君即是竹子。
④扬州鹤:据传说,有四人谈论平生最快意之事,一人希望多财,一人说宁愿骑鹤作神仙,另一人希望作扬州太守。最后一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意思是三者得兼。东坡此句意思也是说:若对着竹子还大嚼猪肉,岂不是太狂妄了?世间那有扬州太守与骑鹤化仙两者得兼之事?既作风流太守就不可能成仙。同样的,赏竹雅士岂能对竹大嚼!后人就以扬州鹤来代表十全十美的,完全合乎理想的事物,也等于是奢望的代名词。
【写作背景】
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春,苏东坡出任杭州通判时,从富阳、新登,取道浮云岭,进入於潜县境视政,当时於潜县令刁铸,与苏东坡是同榜进士,交情甚笃。刁铸热情接待了这位上司,并下塌在镇东南的金鹅山巅绿筠轩中。一天,在寂照寺出家的於潜僧慧觉禅师拜见苏东坡,与他一起谈佛论经。苏东坡博学多才,又自称佛门居士,谙熟佛学,使慧觉十分钦佩。两人在绿筠轩临窗远眺,只见满目皆是茂林修竹,苍翠欲滴,景色宜人。苏东坡情不自禁地连连叫绝。慧觉禅师见此,知苏东坡已被眼前的绿竹景色所倾倒,就故意逗道:苏学士,房前屋后栽几株竹子,我们於潜自古以来如此,不过点缀一下而已。苏东坡摆摆手道:此言差矣,门前种竹,决非点缀而已,此乃高雅心神之所寄。我这儿有一首好诗赠你。于是,他即兴挥毫,写下了这首《於潜僧绿筠轩》。
【鉴赏】
於潜是旧县名,在今浙江临安境内。於潜僧,名孜,字慧觉。在於潜县南二里的丰国乡寂照寺出家。寺内有绿筠轩,以竹点缀环境,十分幽雅这首诗是借题于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以议论为主,但写得很有风采。
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为人高雅,生喜竹。有一次,他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便马上令人种竹。有人问其原故,他不予正面解释,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这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便是借此典而颂于潜僧。因为典故中有着那样一位风采卓异的形象,诗入又用了可、不可这样的选择而肯定的语气,一位超然不俗的高僧形象便立刻跃然纸上。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是对不可使居无竹的进一步发挥。它富哲理,有情韵,写出了物质与精神、美德与美食在比较中的价值;食无甘味,充其量不过是令人瘦而已;人无松竹之节,无雅尚之好,那就会令人俗.这既是对于潜僧风节的赞颂之语,也是对缺乏风节之辈的示警。接着用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申足此意,就更鞭辟入里。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只要有了高尚的情操,就会有松柏的孤直,梅竹的清芬,不畏强暴,直道而行,卓然为人;反之,就会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权势而俯仰,视风向而转移,俗态媚骨,丑行毕现。这种人,往往自视高明,自以为得计,听不进奉劝,改不了秉,所以诗人说这种俗士不可医--医之无效。
以上为第一段。这一段的特点是:出语精警,议论精辟,发人深省。
文似看山不喜平。上面全是诗人议论,虽出语不凡,但若直由诗人议论下去,便有平直之嫌,说教之讥。因而下段重开波澜,另转新意。由那种不可医的俗士站出来作自我表演,这就是修辞学中的示现之法: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这个旁人,就是前面提到的那种俗士.他听了诗人的议论,大不以为然;他虽然认为不可使居无竹是十足的迂阔之论,腐儒之见,但在口头上却将此论说成似高、似痴,从这模棱两可的语气里,显示了这种人世故、圆滑的特点;他绝不肯在论辩中作决绝之语而树敌。
下面是诗人对俗士的调侃和反诘: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此君,用王徽之何可一日无此君语,即指竹。大嚼,语出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扬州鹤,语出《殷芸小说》,故事的大意是,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有的是想当扬州刺史,有的是愿多置钱财,有的是想骑鹤上天,成为神仙。其中一人说:他想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兼得升官、发财、成仙之利。诗意谓:又想种竹而得清高之名,又要面竹而大嚼甘味,人间何处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等美事。名节高的人难得厚富,厚富的人难得名高;做官的人无暇学仙,得道的人无暇做官;食肉的人无高节,高节的人不食肉;两种好处都不能兼得,多种好处就更不能兼得了。
这首诗以五言为主,以议论为主。但由于适当采用了散文化的句式(如不可使居无竹、若对此君仍大嚼等)以及赋的某些表现手法(如以对白方式发议论等),因而能于议论中见风采,议论中有波澜,议论中寓形象。苏轼极善于借题发挥,有丰富的联想力,能于平凡的题目中别出新意,吐语不凡,此诗即是一例。
-
骏马驰去,瑞羊登常羊姓在《百家姓》中排第202位,虽非中国大姓,却很不简单,历代俊杰辈出。仅在“二十四史”中,就有40名羊姓之人的传记,书中提及的羊姓人物更多达130余人。农历羊年到来之际,笔
-
七擒孟获是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东汉以来,南中属于益州辖区之内,分置益州郡(即建宁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
-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战争日期在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
-
秦国的力量一点点强大起来。为了富国强兵,秦昭襄王很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李冰受到了他的重用。 李冰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在秦国负责兴建过几个大的工程,由此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一
-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
-
国学不是要不要的问题: 袁行霈代表一向认为,国学不能救中国,也不能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然而,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中国的国情,国情既包括中国的现状,也包括中国的历史,以及中
-
杨柳枝白居易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 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注释】 青酒旗:即酒帘。张籍《江南曲》诗:“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青旗悬江口。
-
咏竹白居易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
-
开栏的话: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渴望,同时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追求。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屈辱和抗争,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