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地址)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真可怜啊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丈夫。无定河:在陕西北部。春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这句诗出自唐代陈陶所作的《陇西行四首·其二》,全诗原文如下: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白话文意思是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丈夫。这首《陇西行》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首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两句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
这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请问“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丈夫。
出处:唐·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丈夫。
诗人以汉时与匈奴的战争折射唐时的边塞硝烟。昔日的飒爽英姿早已被战争消噬化为触目惊心的白骨,而故园春闺中人对此却全然不知,依旧对远方的人魂牵梦萦。“梦里人”与“河边骨”两个意象以其巨大的落差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梦中温度、风度兼具的热血男儿早已化作一具冰冷的白骨,甚至连魂灵都已不知去向。
诗人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并未对其进行直接的控诉,而是借以形象来传达褒贬之情,通过河边阴冷的白骨及阳春闺中好梦等形象的对比来传达出诗人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针砭,更流露出诗人对戍边将士及其家人的深切同情。诗句思想内涵具体可感,情感表达撼动人心。
-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
-
国学不是要不要的问题: 袁行霈代表一向认为,国学不能救中国,也不能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然而,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中国的国情,国情既包括中国的现状,也包括中国的历史,以及中
-
杨柳枝白居易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 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注释】 青酒旗:即酒帘。张籍《江南曲》诗:“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青旗悬江口。
-
咏竹白居易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
-
开栏的话: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渴望,同时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追求。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屈辱和抗争,让民